正泰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正泰文学 > 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 >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

第三百六十五章 社稷为先


朱允熥即位称帝了,大明现在也开始了有条不紊的进入到‘换代’的阶段了。

这自然也就意味着很多的事情要开始一系列的安排了,好消息就是朱允熥此前就对朝堂的影响很深,所以现在皇权更替看似非常的平顺。

在茹瑺离开之后,郁新就跟着被叫到了武英殿,大明的钱袋子最近压力可不小。

朱允熥看向夏原吉,问道,“宝钞的事情,你和郁尚书商量的如何了?”

夏原吉赶紧回答,“回陛下,臣以为若是想让宝钞通行天下,至少还需五年时间。这两年朝廷虽说不断放开,只是宝钞现状未能恶化。”

这话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,说到底就是‘积重难返’,从开国之初就开始用宝钞割韭菜,以至于宝钞持续不断的贬值,百姓对宝钞也失去了信心。

失去信心只是一瞬间的事情,想要重铸信心的话,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。

郁新也连忙说道,“陛下,朝廷现在已经开始收回宝钞,用各式办法维系宝钞。朝廷官员俸禄、宗室供用等,也多用宝钞。”

朱允熥笑着点头,“这么安排最好,不能只是让百姓去承担。这些达官显贵开始收宝钞、用宝钞,效果就要好很多。最要紧的是盯着各地州府,朝廷认宝钞才是根本!”

郁新和夏原吉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,宝钞此前被百姓嫌弃,就是因为朝廷发宝钞的时候当钱,但是百姓想要让官府将宝钞当钱回收,那就不认账了。

朱允熥就继续说道,“我刚和茹尚书在商量百官该考虑加俸的事情,百官过的困苦,朕也是知晓。以前是没法子,国困民乏。现如今朝廷财政好一点,也不该继续让百官困苦。”

郁新的反应和茹瑺差不多,他显然是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主动提起来加俸的事情。

要知道洪武皇帝以前都是让一些官员赴任的时候自备官府,可谓是能够省就省,几乎是不愿多花一点钱在官员的身上。

虽然百官也都明白当官俸禄少,可是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前赴后继的进入仕途。

但是现在如果朝廷真的愿意提升官员的俸禄,那自然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,谁不希望钱多一点啊,谁不希望合理合法的多些收入、过上更好的生活?

朱允熥看向郁新和夏原吉,问道,“朝廷明年要疏浚运河,要翻新东陵,还有其他不少事情要做,现在要是再给官员加俸,财政够吗?”

这是朱允熥非常担心的事情,给官员加俸可不是随口一说就能够解决的,这是需要拿出来真金白银,这是需要拿出实际的粮食、宝钞。

毕竟以前的大明官员的俸禄,有一部分是直接给粮食等等。

郁新就连忙说道,“陛下,臣以为百官虽说俸禄少,只是朝廷也会给与不少补贴。”

这也是实话,朝廷还是会给与补贴。

比如说在老朱的时候,初期的俸禄一直都是以官俸给米,随后调整为米和钞。

虽然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也进行了调整,四品以上的官员俸禄提升不少,但是这中低级官员俸禄不高。

只是火耗钱等等补贴,也是治标不治本,对于改善官员们的待遇来说,还是有些不够瞧。

郁新就继续说道,“陛下,臣以为四品以上官员官俸暂且够了,四品以下官员的俸禄偏少,这些官员也多有困苦。”

朱允熥自然明白这点,笑着点头说道,“朕也没准备给高官加俸,四品以下官员多为亲民官。位卑权重,若是俸禄太低确实容易起些歪心思。”

听到朱允熥这么说,不要说郁新了,夏原吉和道衍也都默认,这类情况他们也算是心知肚明,这些问题也是兔子脑袋上的虱子,实在是太显眼了。

朱允熥随即说道,“这些事情现在用不着大肆张扬,你记得和茹尚书私下商议,大和尚跟着去听听。”

郁新和道衍连忙领命,他们现在也知道这是阶段性的事情,先开一些闭门会议,有了初步的成果再报到皇帝面前。

现在要是拿出来在朝堂上商讨,必然也会引起不少官员的议论,这也关系着他们的利益。

所以暂时还是低调一点,这样也确实可以避免一些无畏的麻烦,说不定人少一点的话,还可以早一点知道些成果。

郁新随即也认真说道,“陛下,明年朝廷若是没有战事,财政倒是无须担心。虽说花销不少,只是暂且也够用了。”

“明年没有战事,这一点朕心里清楚。”朱允熥也明白郁新的担心,“只是你也莫要掉以轻心,真要是有不臣叛乱,该出兵还是要出兵。”

郁新也连忙开口说道,“回陛下,臣明白。”

郁新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大明持续的派出大军北伐,真的要是出现这类情况的话,那么军费等等自然也就不会少了。

毕竟洪武皇帝开始,大明的心腹之患也就是来自北边了。哪怕将蒙古人赶的越来越朝北了,可是朝廷依然没有放弃对于这些敌人的追杀和削弱。

而叛乱的话这就是没法子了,建昌卫也好、兀良哈卫等等也罢,这些归附的势力要是叛乱,朝廷该镇压的时候肯定就是要镇压。

“陈瑄和严尚书肯定是准备着要钱要人,这边早些安排好。”朱允熥开口说道,“帝陵定址就好,用不着大肆开工。”

严震直和陈瑄要开始负责疏浚大运河,这是花钱的大项,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。

朝廷现在也是捉襟见肘,所以在不打算掏空家底的情况下,自然也就只能是想着从其他地方想办法了。

东陵升级为帝陵不能耽误,不过也不需要一步到位。而朱允熥的帝陵就不急着开工了,选址后先派点人过去就行,用不着花多少钱。

郁新鼓足勇气开口说道,“殿下,太仓船队不少,臣听闻有不少瓷器、丝绸、茶叶等运往太仓。若是能从海外再得诸多金银,国库必有盈余。”

“怎么,这就盯着了?”朱允熥打趣说道,“上回出海你也知道,都是一些武将、士兵,灭国除贼,当不得真。”

当皇帝开始不要脸、死不认账的时候,郁新这个大明钱袋子也只能徒呼奈何。

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,此前船队出海,确实是从海外带回来了无数金银财宝,很多人也都眼巴巴的盼着可以分一杯羹。

但是到了现在,皇帝还是一口咬定那就是单纯的军事行动,是剿灭了海盗、铲除了不臣等等,这不是正经的贸易,所以文官们也不要多惦记。

市舶司那边大家都打破头了,各种势力都想要扑上去咬一口,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好处。

看到郁新不甘心的样子,朱允熥安慰说道,“这一次派了礼部、鸿胪寺的官员,以后再说。”

这个大饼什么时候能够落实,郁新现在也没底。可是好的趋势就是陛下也没打算就让皇室、宗室和勋贵得到好处,还是考虑到了朝廷。

甚至上次船队归来,还是有一些金银被收进国库,‘缴获’那也是属于朝廷的财产,只不过是郁新等人希望得到更多罢了。

现在来看,也只能多些耐心了,也只能再等等、再看看了,显然皇帝是不会轻易将市舶司、海贸的事情放归给文官来控制。

就算郁新对此有些不满意,可是现在也真的没有什么太好办法。

大明的文官不要说面对皇权了,就算是面对勋贵集团都很难硬气起来,更何况这位皇帝还是一个将勋贵牢牢掌控在手里的实权皇帝。

“让驸马们过来。”朱允熥开口,对张福生说道,“让傅忠也跟着一起过来,快一点。”

张福生心领神会,所谓的驸马自然也就是耿璇和张辅了,这两位可是皇帝的姐夫。本来地位就特殊,现在自然就更加特殊了。

毕竟皇帝亲近两位皇姐,这一点大家也都知道。现在大明有‘权’的女子就五位,除了皇后之外,就是两个皇姑和两个皇姐了。

看着傅忠等人,朱允熥直接安排,“你们三个回老家祭,带着尚未就藩的藩王以及吾弟。靖江王世子一并过去,开春后让他们耕种,知晓民生之艰。”

傅忠等人立刻心领神会,祭祀自然是少不了的,皇帝即位前就安排人回去祭祖,现在即位了自然也需要派人回去。

而这些皇室成员回乡,这也符合大明的一贯作风,藩王受封、就藩前基本上也都是要在凤阳老家一段时间。

练兵、阅兵、耕种等,这也是一种锻炼和教育,让宗室成员知晓得来江山不易。

至于说宗室犯事后被罚回老家就更加不用说了,凤阳到底是龙兴之地,真的要是处罚一些宗室的话,凤阳老家自然也就是不二之选了。

安排好这些事情,礼部尚书陈迪就再次来到了武英殿,仔细汇报着即位大典的后续收尾等一系列事情。

自然也少不了马上就要开始的正旦等等,这也就是所谓的大朝仪等时刻了,这就是最为重要的节日,这就是要正式启用承康元年的节点。

一应事情自然也都需要安排清楚,这些事情大家都会打起来精神,毕竟是新皇登基的第一个正旦,象征意义也不同。

仔细听着陈迪的汇报还不够,道衍、夏原吉在旁听还不行,朱允熥召来了一些宿儒、学士等,礼仪方面的事情他也不敢马虎。

说到底就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,这个道理他非常清楚,这些事情要是不上心,那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。

一天的政事基本处理完毕,朱允熥开口,“让诸王世子过来吧,设宴宽待他们,我等弟兄好好聚聚。去和太上皇说一声,问他愿不愿意来。”

小太监去各处传禀,张福生关心问道,“陛下,今日是涮肉,还是其他宴席?”

“涮肉吧,这天寒地冻的还是吃些涮肉暖暖身子。”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,“这天气湿冷,最是不好受了。让人去开平王府,再仔细问问。”

张福生等人也习以为常了,那位开平王夫人身体本来就不好,这些天皇帝、皇后不说一日三问,基本上也是每天都要派人去问。

太医院那边也不用说的,自然是有太医坐镇,生怕是出了什么问题。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,有些事情可能真的不是努力就可以改变。

朱济熺等人来了,欢天喜地的,“臣等拜见陛下,陛下万岁。”

朱允熥打趣说道,“济熺先起来,就让他们几个跪着,他们都是我弟弟,就应该给兄长问安。”

朱高炽胖脸涨的通红,还是没忍住说道,“陛下,臣虚长几月。私下我等兄弟玩闹不要紧,陛下自小就是直呼臣名也不要紧,只是自有排序。”

“允炆比我大一岁,我自小也是叫他名字。”朱允熥随即看向朱济熺,“我好像也是自小就喊你名字,也不知道这事情挨了多少打。”

其他几人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,打朱允熥的自然不会是他们,他们那时候也只是在皇城读书的藩王之子,能打朱允熥的自然也就是他们的皇伯父了。

简单的行礼之后,朱允熥笑着说道,“今年船队要出海,各府出钱出人,肯定能有所得。”

朱济熺等人喜笑颜开,随即也拍马屁说道,“还是陛下深谋远虑,臣等远不及。一直都以为海外蛮夷,没想到还有诸多金银财宝。”

“朝廷上下都盯着呢,不能只是想着宗室。”朱允熥强调说道,“你我兄弟一起长大,我和叔父们也亲近。只是我现在为皇帝,也该为社稷考虑。”

朱济熺等人立刻感觉到不妙,难道说陛下又要想着削减宗室的待遇了?

别啊,供用减了,大家想着从海外寻找一些新的进项,也才刚刚尝到了些许甜头,还抱有很高的热情。

怎么现在这位皇帝,动不动就是拿宗室开刀,总是在想着削减宗室的一系列待遇呢!

皇祖父陛下可是有好处首先想着他的儿孙,而现在这位承康皇帝,想着的就是社稷!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