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1章
“亏得吴老识货,要不然咱们店里可就栽了个大跟头。”小茹姐感慨道,“早知道是赝品,打死我也不会收的。”
我安慰她说:“没事,这次不就没收嘛。以后遇到这种情况,你要格外小心,千万别轻易出手。”
小茹姐连连点头,突然想起什么,问我:“对了,那赵先生后来怎么样了?听你说他好像挺惨的。”
我叹了口气,说:“还能怎么样,继续东躲西藏呗。他这辈子算是毁在收藏上了。你说说,一个千金贵公子,就这么沦落到制假售假,不觉得可惜吗?”
“谁让他不学无术,还爱占便宜呢。”小茹姐冷哼一声,“这也算是自作自受了。要我说,他早该改邪归正,好好做人了。”
“他如今也想通了,发誓要重新开始呢。”我说,“但愿他能早日东山再起吧。”
小茹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过了一会儿,她突然来了兴致。
“诶,小飞,你不是对那批赝品挺感兴趣的吗?要不咱俩研究研究,揭秘一下那些制假高手的独门绝技?”
“这...”我犹豫了一下,“万一走火入魔,学起歪门邪道来可就不好了。”
“瞎说什么呢!”小茹姐白了我一眼,“咱俩正经八百的,会做那种缺德事?再说了,了解一下对手的伎俩,也是磨炼鉴定功夫的捷径啊。”
我被她说动了,连连点头:“有道理!咱们就从那几件赝品入手,先搞清楚它们都仿的是哪个朝代的器物,用的是什么材质工艺。”
“然后再去查查典籍,看看古人是怎么制作,怎么鉴别真伪的。”小茹姐接过话茬,“说不定还能从中参悟出几招防伪绝学呢。”
“就这么办!”我拍板决定。
于是,我俩开始了一番如火如荼的研究。先是仔细端详那些赝品,记录下它们的特征。虽然工艺精湛,乍一看与真品无异,但在某些细节之处,还是能看出制作者的疏漏。
比如这个号称战国时期的青铜鼎,虽然做工考究,纹饰繁复,但在鼎足内侧,竟然有一处铸造缺陷,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坑洼。再比如那个貌似西周早期的玉璧,虽然玉质晶莹剔透,但在错金装饰上,却用错了纹样,与历史不符。
我俩把这些破绽一一找出,并做了详尽的记录。接下来,我们又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,了解了不同时期器物的工艺特点和鉴定要诀。
原来啊,古人制作青铜器时,对铸造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。他们会用特制的泥范,反复烧制淬火,确保器物表面光洁平整,纹饰清晰完整。而玉器呢,古人更是把玩在手中,用心去感受它的温润质地和华美色泽。
通过这番努力,我和小茹姐都深感获益匪浅。虽说研究的是赝品,但对提升鉴定修为大有裨益。我俩甚至还总结出了几条防伪秘诀,能更快辨别出制假者的伎俩。
就这样,在查资料、做笔记、讨论心得中,我俩度过了充实而快乐的时光。虽然还没有找到制假者的确切下落,但这番研究已经让我们对收藏鉴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悟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